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关注

关注今日新材料

Concise Review | 自组装单分子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 2025年5月9日
来源: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Self-assembled monolayers for perovskite solar cells

自组装单分子层在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作者介绍:

Weifei Fu a bAhmed I.A. Soliman a cYiran Zheng aYu Zhou aYiqing Zhang aShiqi Shan a

Hongzheng Chen a b *

a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ilicon and Advanced Semiconductor Materials,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b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Global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enter, Hangzhou, 

311200, China

c Chemistry Department, Faculty of Science, Assiut University, Assiut, 71516, Egypt

https://doi.org/10.1016/j.revmat.2025.100017

文章介绍:

由于其高性能、低成本和简便的制造工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SCs)成为最具前景的新一代太阳能技术之一。在过去几年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PCE)已快速提高至27.0%。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并增强其稳定性对其商业化至关重要。优化PVSCs中界面属性,例如电极/钙钛矿层和电荷传输层(CTL)/钙钛矿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策略之一。

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盐(PEDOT:PSS)、聚[双(4-苯基)(2,4,6-三甲基苯基)胺(PTAA)、钼氧化物(MoO3)、氧化镍(NiOx)等金属氧化物广泛用于空穴传输层(HTLs),而氧化钛(TiOx)、氧化锌(ZnO)、氧化锡(SnO2)和共轭聚电解质则广泛用于电子传输层(ETLs)中。另一方面,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由于其调节界面电子特性的能力、最小吸收、低材料消耗和简便的加工过程,成为传统电荷传输材料的另一种有前景的替代品。此外,这些SAMs有助于电极、CTL和钙钛矿层的形态控制和缺陷钝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器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在PVSCs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们也被广泛研究作为高效界面层,用于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s)和有机场效应晶体管(OFETs)等高效电子器件。例如,Guan等人最近使用2-(9H-卡巴唑-9-基)(2PACz)SAM修饰的铟锡氧化物(ITO)实现了PCE为20.17%(经认证为19.79%)的OSCs。

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全面总结了SAMs在PVSCs界面工程中的发展与进展。我们重点介绍了在不同界面上生长高质量SAMs的策略,强调了在器件制造过程中选择、设计和优化具有所需性能的SAMs的关键原则。我们还提供了对SAMs未来发展的见解,以进一步提升PVSC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其商业化铺平道路。

中文摘要:
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作为一种有效且有前景的界面工程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提高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VSCs)的性能和稳定性。近年来,SAMs因其最小的光吸收、低材料消耗、简便的加工过程和良好的覆盖性而受到显著关注。通过优化能级对齐、抑制界面缺陷、促进电荷提取以及提高对湿气和氧气的耐受性,已经成功地实现了高效且稳定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全面总结了SAMs在PVSCs界面工程中的发展与进展。我们具体讨论了在各种界面上生长具有所需性能的高质量SAM薄膜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在器件制造过程中选择、设计和优化不同界面SAMs的关键原则。最后,我们展望了SAMs未来发展的方向,以进一步提升PVSC的性能和稳定性,从而推动其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