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员登录 会员注册
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
发布时间: 2021年9月8日
来源: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主任:吕昭平,北京科技大学秘书长:惠希东,北京科技大学网址:/picture/202109/20210907112331ykepexthbkn 

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金属材料。现已发现的金属间化合物有25000种以上,是一个丰富的新金属材料库。金属间化合物研究领域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世界各国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八十年代到1999年底,全世界金属间化合物研究论文共发表25000篇已经发展了金属间化合物物理金属学理论和众多的金属间化合物结构与功能材料。从“七五”开始,国家在“863”计划中连续设立金属间化合物研究项目。自然科学基金中除了资助一些金属间化合物面上项目外,特别资助了金属间化合物的重大、重点项目。在国防军工方面,国家也设立了一批金属间化合物方面的重点基金、军工配套和科技攻关项目。在这些项目的资助下,我国在金属间化合物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无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某些方面还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国内从事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研究开发的单位很多,研究队伍庞大。主要单位有:北京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清华大学、金属所、钢研总院、航材院等。在陈国良、黄伯云、叶恒强、曹春晓等院士的带领下,中国金属间化合物结构材料的研究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自1992年以来,每次材料研究学会举行的年会上都有金属间化合物的分会,并组织了多次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国际研讨会。随着这一系列学术会议的成功举办和越来越高的声誉,参加金属间化合物材料国际研讨会的人数越来越多,国内外著名学者纷纷报名参加。非晶合金领域自上世纪60年代到目前为止,非晶合金已经历了两个阶段,低维的传统非晶合金(薄带、细丝、粉末等)和如今的块体非晶合金,已经在十三类合金系中发现了近百种块体非晶合金。由于这类材料具有高强、高韧和耐蚀等许多独特性能,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些块体非晶合金已经显示出了重要的应用前景,从而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有关块体非晶合金的基础科学问题是当前具有重要意义的学术发展前沿。在块体非晶合金研究过程中,国家给予了巨大的关心和支持。近十年来,我国块体非晶合金研究获得过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的支持,列入了国家“九五”和“十五”863计划中,在国家973计划“先进材料的制备、成形和加工”项目中设立了块体非晶合金课题,此外国防科工委预研计划和军工配套项目中也都设立了块体非晶合金项目。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块体非晶合金研究领域做出了一些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作,得到了国际相关领域著名科学家的承认。当前,国内金属间化合物与块体非晶合金的研究正处于一个蓬勃发展的态势,为此,在陈国良院士、周廉院士、胡壮麒院士和周尧和院士等倡议下,成立了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分会受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会的领导,承办学会交办的学术活动,有机会、有组织地积极有效退工全国在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研究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分会名称:金属间化合物与非晶合金分会

挂靠单位: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负责人:吕昭平

 

 

联系人:惠希东

联系邮箱:xdhui@ustb.edu.cn